不論看過還沒看過年初的北京冬季奧運,相信大家都認識可愛的冬奧吉祥物「冰墩墩」,而「一墩難求」更是衝上了不少平台的熱搜。到底這個可愛的吉祥物背後的設計理念為何呢?澳門文創綜合服務中心在過去的週六(3月12日)邀請到「冰墩墩」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團隊來到珠海,於華發又一城旗艦中心參與「粵澳設計交流:彰顯與改變」、「設計與教育」 主題活動,讓團隊面對面與大家分享創作得,更與珠澳兩地設計界嘉賓共同交流設計的力量、設計與教育的關係。
北京 2022 冬奧會「冰墩墩」廣美設計團隊總執行、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劉平雲教授及其團隊分享了「冰墩墩」的設計創作歷程。據劉平雲介紹,「冰墩墩」最初創意原型是中國北方傳統小吃冰糖葫蘆。設計團隊在保留冰糖葫蘆冰殼的前提下,嘗試更換成老虎、兔子或麋鹿等形象,最終還是選定了國寶大熊貓。為了給黑白的熊貓增添色彩,他們將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形象引入大熊貓的頭盔上,為它賦予了溫度和活力。「它是中國形象的代表,敦實、憨厚、友好。用一個詞來說,那就是溫暖。」劉平雲表示。
從「盼盼」,到「福娃」,再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三大賽事吉祥物都使用了大熊貓形象。如何打破傳統的形式來進行新的創作,對設計團隊而言是個難點。劉平雲說,需要在歷史符碼下加入一些時代特徵,例如3D技術、5G時代的一些科技元素。「冰墩墩」的誕生,既有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有新時代新技術的突破和創新,實現了「歷史符碼和當下符碼的聚合」。
「冰墩墩」的主創團隊一共14人,在首輪創作短短的19天內就提交了16套作品,隨後歷時10個月,經歷了21次大修改和無數次反復的調整,作品最終從36個國家5816份作品中脫穎而出,最終正式成為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在創作過程中,設計人員上冰上雪實地感受冰雪體驗,還到四川熊貓基地近距離觀察熊貓的姿態,最後方成為我們眼前可愛又溫暖的「冰墩墩」形象。
同時,珠澳兩地的設計界代表還與「冰墩墩」設計團隊進行了深入交流。主辦方代表、澳門文創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吳慧群女士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讓粵澳設計師和青年瞭解到「現象級」設計背後的故事,通過與「頂流」設計團隊面對面的交流,鼓勵和支持澳門設計力量加入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融合和合作,立足澳門多元文化,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通過設計傳播文化價值。
好的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活動舉辦地十字門中央商務區的地標建築也體現了這一點。珠澳最高建築橫琴IFC的設計源自古代畫作蛟龍出海、會展組團的規劃理念為“一條溫暖的綢帶,給城市一個愛人的擁抱”。華發股份首席設計官郭桂欽先生分享道:「從城市規劃設計的角度來看,設計的核心使命是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整個十字門中央商務區與琴澳新城就像「冰墩墩」的「糖殼」和「熊貓」的關係一樣,城市是住宅建築的家,而住宅是我們自己的家。片區的規劃應考慮到健康、商務、教育、文化等等方面,如海邊濱水步道、登山步道、體育公園,集聚12所學校的教育配套,劇院、會展、書店、鄰里中心、商業、酒店等等,滿足現代人居所需。同時在住宅內核中,居住者能處處體驗到匠心設計。「好的城市核心標準是,路要多但不要寬。」郭桂欽說,「比如在琴澳新城裏,每條路寬設計為18-20米,打個招呼的功夫就能便利到達對岸。設計最終是服務於生活的。」
此之,華發股份首席產品官王瑜先生還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分享了華發的產品觀。「好的設計是基於用戶體驗出發,從人居、園林到商業空間,設計無處不在,為生活品質加分。華發一直致力於通過產品讓人在城市中得到安心,追求極致的產品細節。比如,住宅社區中泳池的設計,不應當單純為了美觀放在社區正中間,而是根據日曬時間和角度設計,使其在適合居住者使用時間段正好處於陰影區,讓人擁有涼爽愜意的戲水體驗。」
當天下午 也同場舉行了「粵澳設計交流:設計與教育」論壇,「冰墩墩」廣美設計團隊和華發教育首席藝術總監、珠海華發容閎總校常務副校長常曉冰先生參與論壇,探討設計與教育的關係。
嘉賓們一致認為,美育不應當只是簡單的職業性技巧訓練,而應該培養孩子們看世界的方式,感受設計帶來的點點滴滴的溫暖。基礎美術教育中,畫畫應當是兒童的一種情感和思維的表達,繪畫是一種想像的工具,讓孩子去認識、去思考、具備批判意識,這是教育的價值,滋養人的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設計論壇結束後,「冰墩墩」原創團隊還手把手為現場珠澳兒童教繪畫。